黄疸是由于新生儿功能不完善导致胆红素代谢不良,将大量的胆红素沉积在和眼白部位,使得宝宝的、黏膜和眼白部位呈现黄色的现象。在黄疸过程中,维持消化道菌群平衡对加速宝宝体内胆红素的代谢以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益生菌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促进肠道健康的组分,可以修复肠道的黏膜屏障,增加肠道抵抗原菌的能力,因此很多家长给黄疸宝宝服用益生菌有助于缓解黄疸,但宝宝服用益生菌后大便的颜色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益生菌可以在肠道中繁殖和生长,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并降低肠腔pH值,从而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宝宝服用益生菌后,肠道菌群可能会出现变化,致使便便颜色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孩子吃益生菌的大便颜色变化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种常见情况:
1.大便变绿:益生菌中的乳酸杆菌能够分解肠道中的胆汁,将胆汁中的色素分解成为胆绿素。而胆绿素会让大便呈现出绿色。所以,如果孩子服用益生菌后发现大便变成绿色,那么很可能是益生菌分解胆汁的结果导致的。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别担心,只需要监测孩子的大便是否存在其他异常即可。
2.大便变白:若益生菌对乳糖耐受性有变化,或者宝宝本身对乳糖有耐受性问题,导致乳糖被成分为lactic acid及其他不易吸收的物质分解,就会形成乳糖酸、乳酸,降低肠道pH的羧酸等。这些代谢产物与胆汁中的酚类物质和堆积黏液等有相互作用的能力,这导致宝宝大便出现白色颜色。特别是黄疸严重的孩子,乳糖耐受性较差,在服用益生菌的同时也容易出现大便变白和稀便的情况。
虽然益生菌可以帮助促进黄疸宝宝的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帮助宝宝缓解黄疸,但是家长们在喂养宝宝的时候也应该留意以下几点:
1.注意益生菌种类:不同的益生菌种类会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在选择益生菌的时候应该选择符合宝宝年龄和体质的益生菌,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
2.注意益生菌剂量:宝宝服用益生菌的剂量应该控制在医生或药师建议的范围内,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3.留意孩子的大便情况:家长在给宝宝服用益生菌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颜色和形状,必要时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
总之,黄疸时期的宝宝,功能正在成长、调整期,家长需要合理营养、清晰作息、及时盯控宝宝的健康情况。